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平時我們記住知識點是屬于較低階的思考能力,往往很難去達到評價和創造的高度,然而這兩個能力正是我們學習國際課程所需要的。
第一階段:記憶(Remembering)
這一階段,你要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比如歐盟是什么,有什么樣的變化趨勢,文章中出現了哪些經濟學概念。這一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標記來完成。
提問關鍵詞:defines,describes,identifies, lists,names,outlines,以理清基本信息。
第二階段:理解(understanding)
這一階段,理解文章主要想表達的意思,帶著以下問題,比如:為什么有些國家是贏家,有些國家不是?為什么有些國家要采用歐元?等等。
提問關鍵詞:explain, paraphrases, summarizes等。
第三階段:應用(Applying)
通過前面兩個階段的梳理,現在已經可以結合課堂和書本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比如European Union是我們經濟課上提到的哪個概念?可以由此聯想到它是Economic integration中的一種。
提問關鍵詞:apply,demonstrates,compute等。
第四階段:分析(Analyzing)
這一階段我們可以去邏輯性地推理解釋文章中所提到的現象。舉個例子,文章提到了波蘭和拉脫維亞這幾個國家加入歐盟之后人均GDP是上升的,我們不妨用“economic integration較主要的好處trade creation”來進行推理。有些經濟學文章你也可以繼續采用一些圖表分析,更具說服力。
提問關鍵詞:analyzes, diagrams, illustrates等。
第五階段:評估(Evaluating)
這一階段你要對文章陳述的觀點進行評估,比如,試著提問,應不應該加入歐盟這樣的經濟整合體?對于那些沒有從中獲利的國家有什么好的建議?
提問關鍵詞:evaluate, justify, discuss, criticize等。
第六階段:創造(Creating)
較后這個階段,實際上是學生自我創作的過程,根據文章的信息、觀點,提煉自己的觀點。學生可以試著寫一篇論文,以economic integration為主題進行有組織的論述,也可以通過課后調研來作為論據支持,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這是我平時課堂上為了訓練學生經濟學習思維的一個方法,大家不妨試著用起來,比如,根據《經濟學人》上的這篇文章,我會設計以下這樣的問題:
Q1: State three form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Q2: Summarize the ten New Europe Countrie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improving GDP per person.
Q3: Discuss whether being a member of EU is always beneficial for the country.
是不是覺得這就是活脫脫的經濟學data response question?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dede618.com/a-level/wenda/199384.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