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匯賢,與千年文脈相逢——國學師資班八期首月研修記
四月的北京,垂柳蘸墨,檐角風鈴與瑯瑯書聲相和。一群“特殊”的學生穿過匯賢校園—他們中有執鞭多年的教師、運籌商海的企業家、懸壺濟世的醫者,而今暫別各自的身份,共赴一場為期三個月的傳統文化修學之旅。在這里,《大學》的明德之光、《中庸》的致和之道、《弟子規》的倫常之禮,與六藝風雅交織,釀成一甕思想的春醪,而此刻,春醪初熟,我們愿與君共品。
▎《國學概論》——蘇興老師由蘇興校長親自任教,從縱橫方向上系統指導國學是什么,為我們勾勒出國學的脈絡——何為國學?如何與千年智慧鏈接?又該以怎樣的姿態接續文脈?他的講授,如撥云見日,讓混沌者見其清,讓徘徊者得其徑。
▎《大學》《中庸》——車鳳老師“作新民”何為?“中庸”又作何解?車鳳老師以溫潤之言,帶我們步步深入——修身齊家,絕非空談;致中和,恰是人生至境。聽罷方知,原來“中庸”不是平庸,而是“恰到好處”的生命藝術。
▎《論語》——廣潤老師“讀《論語》,不是學孔子,而是學做人。”廣潤老師一身磊落,時而帶我們穿越春秋,與夫子對坐;時而引我們回歸現實,以經典照見當下。那些跨越兩千年的智慧,在他口中,字字如叩心門。
▎《弟子規》——牛建華老師“倫常之禮,不在約束,而在喚醒。”牛老師以生活為課堂,啟迪我們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踐行孝悌忠信。原來,《弟子規》不是教條,而是生命能量的煥發之道。
▎《中國簡史》——張敏老師五千年歷史風云,在張敏院長的講述中,不再是枯燥的年表,而是一幅生動的民族精神演繹長卷。政治、經濟、文化,層層剖析;興衰得失,皆成鏡鑒。讀史至此,方知何謂“經史合參”。
▍《易經與中醫》——謝一源老師“換個視角,世界大不相同。”謝老師以數年實修之功,帶我們窺見天人相應的奧妙。原來,《易經》不是玄學,而是生命規律的密碼本。
▍《古琴》——尹文老師“弦上有山河,指下見性情。”撫琴一曲,方知何謂“中正平和”。尹文老師教我們以琴養心,在七弦之間,尋回久違的靜定。
▍《太極》——蔣松老師“慢,是為了更快。”蔣松老師的一招一式,皆在詮釋“中正”二字。原來,太極不僅是拳法,更是身心的歸位之道。
▍《茶課》——楊慧老師“和敬清寂,茶中有天地。”楊慧老師以茶為媒,讓我們在杯盞之間,照見自己。原來,喝茶不是解渴,而是修心。
▍《書法》——康志松老師“意在筆先,字居心后。”康博老師教我們以篆書筑基,在一筆一畫中沉淀心性。提筆落墨時,方知何謂“字如其人”。
【報名信息】
免費電話:400-8080-302
聯系人:歐陽老師 手機: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師 手機: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dede618.com/huixian/dongtai/3765.html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電子郵箱:jiangyue2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