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教材側重經典物理的力學和電磁學不同,IB物理更注重當前物理學中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例如能源和全球氣候變化、電子技術、粒子物理等。對于那些平時善于觀察思考而計算分析偏弱的學生來講,IB物理無疑是更好的選擇,更能發揮他們的優勢。
IB物理課程有SL和HL之分,實驗教學占物理教學總學時的四分之一。SL物理總學時150小時,要求30小時物理實驗加10小時跨學科項目;HL物理總學時240小時,要求50小時的物理實驗加10小時跨學科項目,實驗時間不包括學生書寫實驗報告時間。
IB物理實驗的評價分為5個指標:實驗設計、數據收集和處理、結論和評估、操作技能。其中,前三個指標針對探究性實驗;第四個指標針對的是學生在全部實驗活動中的表現;第五個指標針對的是跨學科項目組課題。實驗評價分值占學科較終評價的24%。
作一門實驗性學科,IB物理的核心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科學的探究者,而不是一味尋求正確答案。以課程進展為例,它需要學生確定研究課題、擬定初步計劃、查找文獻資料、修改研究課題、制定研究方案、選擇實驗設備、觀察實驗現象、讀取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寫出實驗報告、反思研究過程。這一探究過程,以實驗設計、操作、數據記錄、分析為核心,通過實驗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經歷科學發現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學生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認知結構”,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IB課程系統學習為期兩年,國外高校之所以看重此類課程,其實是看重經過這種訓練的孩子將在語言和思維模式方面順利銜接國外大學。
但是IB的物理難度并沒有特別高,主要是知識點比較多,只要梳理清楚所有知識點之間的脈絡,搞清公式的含義并且可以熟練運用,高分還是比較容易的。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dede618.com/ib/wuli/4310.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