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邁研學 | 行走滬杭雙城,沿途點燃你的AI原動力
五月的風掠過黃浦江的浪尖,拂過西湖的荷角,力邁學子的滬杭研學之旅在科技與人文的交織中盛大啟幕。 這場跨越高中部與小初部的雙城探索,讓學子們既能在"遠望1號"的鋼鐵甲板上丈量中國航天的科技高度,又能在龍塢茶鎮的蔥郁茶壟間細嗅千年茶文化的人文芬芳;既在阿里巴巴園區觸摸數字經濟的脈搏,又在迪士尼樂園放飛想象的翅膀。
「遠望1號」航天課堂 觸摸大國重器的心跳力邁學子登上我國首艘自主設計的航天測量船「遠望1號」,在駕駛室、甲板等核心區域實地研學。通過觀察雷達設備、航海儀器,觸摸歷史纜繩,感悟這艘功勛測量船馳騁大洋、保障衛星測控的科技歷程。
在"遠望1號"實踐中收獲了多維知識成長:實踐能力提升:掌握旗語通信、水手繩結等航海基礎技能,完成海上應急避險實操訓練。鍛煉了突發處理中的邏輯思維。科學素養培育:理解航天測控原理與應用、認知航海導航技術發展。在AI大環境下,建立系統工程思維框架認知。品格意志鍛造:培養團隊協作與應變能力、傳承艱苦奮斗的航天精神、樹立家國情懷與信念跨學科認知整合:貫通物理、地理、歷史等學科知識,理解科技與人文的辯證關系,助力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觀。
機器人小鎮·硬件實操蕭山機器人小鎮,參觀工業機械臂精準焊接、體驗服務機器人智能配送,動手操作簡易機械臂完成「貨物分揀」任務,從學校AI課堂中學習到的編程邏輯算法轉化為機械運動控制,同學們在學校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結合動手實踐,更加直觀理解到機械運動的原理:傳感器識別→代碼指令→機械執行」的完整鏈路。
阿里巴巴·商業應用見證AI如何重塑生活——圖像識別技術讓虛擬試衣鏡秒換穿搭,機器學習模型優化無人車配送路徑,區塊鏈技術實現螞蟻森林碳數據可信存儲。
在"阿里巴巴"實踐中收獲了多元視角成長:科技創新能力:建立AI產品設計思維(用戶需求分析→原型設計→交互優化),理解機器學習算法在商業場景的落地邏輯。跨學科應用能力:數學建模與算法思維。未來競爭力素養:數字時代原住民必備的AI倫理意識。可持續發展視角的科技價值觀。國際升學核心優勢:培養AP/ALEVEL等國際課程所需的TOK思維。獲得科技競賽項目靈感(如CTB/HiMCM選題方向),并強化學生STEM專業的競爭力。
浙江大學在「求是園」里播種理想走進浙大玉泉校區,梧桐樹下,來自計算機、生物科學等專業的學長學姐分享豐富多彩的大學學習生活.從競賽失利到保送的成長故事,詮釋“成功=天賦+方法論”的密碼;漫步百年校史館,從竺可楨校長的“兩問”到今日科研成果,一顆顆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種子已悄然埋下。
在"浙江大學"參觀中收獲了升學助力成長:規劃能力:通過學長案例時間軸,學習如何將長期目標拆解為階段性任務(如科研/競賽/夏校規劃)。學術發展能力:了解頂尖大學實驗室運作模式,掌握高效文獻檢索與學術寫作方法,認知專業選擇與職業發展的關聯性。核心競爭力構建:培養頂尖學府所看重的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建立校友人脈網絡。
孩子們在湖光山色中,開啟一場詩詞盛宴,從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到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一句句千古名句,讓西湖的人文底蘊在唇齒間流淌 。
宋城千年宋潮的沉浸式體驗換上漢服穿梭“清明上河圖”動態長卷,圍觀宋代雜耍、體驗活字印刷,近距離感受古代娛樂文化,《宋城千古情》的聲光電盛宴中,吳越爭霸的金戈鐵馬&梁祝化蝶的唯美光影與G20水上芭蕾交相輝映,歷史課本的文字化作可感知的文化震撼...
力邁始終堅信,教育的真諦在于讓學識視野與心靈愉悅同行。力邁通過這樣多元化的研學設計,讓學子們在西湖畔宣詩感悟、在浙大校園廣談夢想、在阿里園區碰撞思維、在機器人小鎮實操實踐....既能觸摸歷史文脈,又能感知科技前沿;既能徜徉學術殿堂,又能體驗產業實踐。讓力邁的孩子們在教育的多維價值悄然綻放...
【報名信息】
免費電話:400-8080-302
聯系人:歐陽老師 手機: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師 手機: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dede618.com/limai/dongtai/4027.html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電子郵箱:jiangyue2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