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踐到課堂,我們以美育心靈
你會如何欣賞藝術作品?
有的人會看顏色是否鮮艷,畫面是否美觀,構圖是否對稱;有的人會從色彩、線條、節奏等外在形式中,捕捉藝術家所要傳達的情感和思想,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歷史和社會背景。
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美育教育不僅可以帶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更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在初中部的藝術課程里,八年級的同學們走進了風景如畫的溫榆河公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戶外寫生活動;而九年級的同學們則踏入了工藝美術館,近距離感受傳統紋樣的魅力,進行了一場深度的臨摹學習。
兩場實踐活動既是一場發現美的藝術之旅,也是不同學段美育的課堂延伸。
溫榆河公園
知道要去戶外寫生,八年級的同學們早就樂開了花,帶著對色彩的無限好奇,一大早便收拾好必需的工具。在溫榆河公園,大自然成為了同學們最廣闊的畫布,陽光、河水、樹木、花草,一切都在訴說著色彩的語言。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定一處風景便開始作畫。有的小組每個人負責一塊畫布,共同完成一幅畫作;有的小組則分好主力和輔助,各司其職。
“這次近距離地觀察自然,我感覺心都靜下來了,能夠看到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都有它獨特的色彩和紋理。當我嘗試將這些細節用我的畫筆表現出來時,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喜悅。”
“我覺得更加熱愛大自然了,也更加熱愛繪畫這門藝術。我學會了如何用心去感受色彩,用畫筆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麗瞬間。”
工藝美術館
九年級的同學們在工藝美術館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與古老的民間藝術進行了一場親密的對話。從新疆的陶器到苗家的刺繡,從木器雕刻到壁畫藝術,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
繞館參觀一周,同學們分別選定了那個和自己最有共鳴的展品,結合課程知識,觀察展品的線條和圖案,并臨摹在畫本上。為了便于觀察和記錄,有的同學直接席地而坐,周圍的空間一下就靜止了下來,只看到這些身著校服的學生們此刻專注的神情。
“在臨摹傳統紋樣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許多細節之處的美。那些看似簡單的線條和圖案,其實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審美理念。”
通過實地考察和學習,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紋樣的地域性和傳承性,他們學會了如何在不同材質上表達紋樣的美,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感知能力,是他們未來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基石。
美育之光,照亮成長之路
王府學校的藝術課程,遵循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為不同年級的同學量身定制了豐富多樣的學習內容:
七年級的同學從黑與白的世界入手,學習線描、素描等基礎技能;八年級的同學則進一步探索色彩的奧秘,通過戶外寫生等方式,提升對色彩的感知和運用能力;而九年級的同學,則在掌握了一定繪畫基礎后,深入學習傳統紋樣,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藝術組的鞏老師介紹,在課程設計時,老師們會深入研究教材,重新整合內容。比如在色彩的學習上,會將所有涉及色彩的內容整體提煉出課程要點,再融入到八年級的課程規劃中。這種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有助于他們全面藝術素養的提升。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強化學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教育部于2023年下發了《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
老師們深刻領悟通知內容,也在不斷思考如何讓同學們有更多關于美的體驗。
例如,在九年級的學習中,老師以紋樣為線索,帶領同學們追蹤歷史的傳承,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古語對紋樣一直有‘紋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祥瑞觀念,除了對紋樣的認知和學習,我們還結合歷史、地理等學科知識,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了紋樣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這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不僅拓寬了同學們的視野,更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學上,老師們不僅帶領學生追蹤歷史和文化的深度,更會結合當下發生的時事去探究世界的廣度。
例如在拼貼單元的學習中,同學們會利用拼貼手法去表達人對環境的影響,同學們用藝術形式展現垃圾回收、日本排污、海洋污染等事件,加強對生活的關注和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藝術并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東西,而是服務于人、貼近生活的。初中的美育理念也是如此,讓學生們在掌握藝術技巧的同時,在課堂中看到世界的全貌,在實踐中體會生活的多彩與自然的和諧。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美育教育,學生們能夠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世界,用藝術的語言表達自我,用藝術的力量溫暖人心。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孩子們身處何方,都能保持一顆溫柔而熱愛的心,用美好的眼光去發現,讓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熠熠生輝。
【報名信息】
免費電話:400-8080-302
聯系人:歐陽老師 手機: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師 手機: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dede618.com/wangfu/dongtai/3516.html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電子郵箱:jiangyue2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