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業影響專業,用成長帶動成長---骨干教師“主動·有效”課堂展示課活動
骨干教師在專業能力、精進精神、教學管理、工作擔當等各個方面都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引領者,是學校育人理念和學校辦學目標的忠實踐行者。2025學年骨干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以“主動·有效”課堂教學和我校歷屆教學大賽課型成果為核心,旨在發揮骨干教師引領作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助力青年教師成長。
本次活動共有13位骨干教師開課,老師們根據大單元教學設計要求撰寫教學計劃,凸顯一種我校歷屆教學大賽課型,圍繞“主動·有效”課堂要求開展課堂教學。開課之后各位骨干教師在教研組內做一次聚焦真實教學場景,基于本次授課案例的主題分享,內容圍繞“實用性、可復制性、啟發性”展開,說明課堂中解決的核心問題,梳理課堂設計的關鍵環節,向青年教師提供具體可操作的教學示范。
在《G大調小步舞曲》公開課上,我以“雙新”理念為指引,通過精準的旋律解析、生動的舞蹈互動,引導學生沉浸式感受古典音樂的韻律之美;在戲劇教學環節中,我設計情境、示范動作,用富有感染力的引導點燃學生的創作熱情,展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打造出兼具藝術性與實踐性的高效課堂。在主題分享環節,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核心素養落地路徑”“音樂與戲劇融合策略”“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三個維度,分享小學音樂與戲劇融合的具體案例與實施經驗,為教師們破解跨學科教學難點提供清晰思路與可借鑒方法。
作為校骨干教師,此次骨干展示課的備課與授課經歷,讓我在AI與學科教學融合的探索中邁出了堅實一步,也收獲了深刻的成長感悟。傳統課堂中,任務發布多依賴教師口頭傳達或書面指令,難免存在信息傳遞不均的問題。此次我嘗試運用AI數字人發布課堂任務,擬人化的形象瞬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清晰的語音播報搭配可視化的任務清單,讓學生快速明確學習目標,自主規劃探究節奏。更意外的是,數字人可隨時重復指令、解答基礎疑問,為我騰出更多時間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課堂效率顯著提升。而AI制作的HTML格式繪圖頁面,更是為創意手捻陀螺設計活動注入了活力。以往學生繪制幾何圖形時,常因線條不精準、比例失調影響創作熱情。借助這一工具,學生可自由拖拽、調整圖形參數,快速生成規范的幾何基底,再盡情發揮想象力進行創意組合。看著學生們在屏幕上勾勒出形態各異的陀螺設計圖,臉上洋溢著探索的喜悅,我深刻體會到,AI并非替代教師,而是成為學生創意表達的“腳手架”。此次展示課讓我明白,骨干教師既要扎根教學本質,也要勇于擁抱新技術。未來,我將繼續深耕AI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讓技術真正服務于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在創新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帶領學生走進更具活力與創意的課堂。
在這節《周期問題》展示課上,我始終致力于構建一個“主動·有效”的課堂。我堅信,知識只有在學生主動建構時才能真正內化。因此,我以“林小陽的一生”這個充滿故事性的情境作為主線,從一開始就點燃了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投入到對周期現象的探索中。在教學過程中,我精心設計了層層遞進的探究階梯。從概念的初步感知,到核心方法“找周期、算組數、看余數”的引導發現,再到學生自主設計周期、解決報數游戲和年月日等實際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旨在推動學生主動思考、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我尤為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選擇策略的能力,讓他們在對比中感受到數學建模的簡潔與力量。整堂課,我看到學生們始終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在觀察中辨析,在計算中驗證,在創造中應用,思維非;钴S。我扮演的更多是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通過有效的問題鏈和活動設計,將他們的思維引向深處。
本次骨干教師展示課《小小生日帽》,我聚焦“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在美術創作中實現個性化表達”這一核心問題,以真實情境激發興趣,通過“觀察—拆解—示范—創作—展示”的教學主線,引導學生在生活與藝術的融合中主動探索。本節課我注重從材料、形狀、裝飾等多維度啟發學生思維,鼓勵他們大膽設計、自由表達,讓每一頂生日帽都承載孩子的個性與情感。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創意引導與分層實施相結合,通過清晰的步驟拆解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幫助學生建立創作信心,提升課堂參與感與成就感。本課結構清晰、實用性強,不僅易于青年教師借鑒和實施,也體現了“做中學”的教育理念,為他們在日常教學中落實美育目標提供了可操作的范式。本次展示課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作為教師,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創意的點燃者——如何在尊重兒童本真的基礎上,喚醒他們內在的表達欲望,讓美術課真正成為滋養想象力、綻放個性的土壤,是每一位教育者值得持續探索的課題。
整堂課下來,我深深感到,當人工智能技術真正服務于教學內容,課堂便會煥發出不一樣的生命力。AI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連接知識與情感的橋梁。通過數字人設情境、交互式網頁輔助探究,學生不僅解密了“蒸發”,更體驗了一場自主、合作、有趣的學習之旅。而作為教師,我也在這樣的嘗試中不斷成長——原來我們不僅可以教知識,還可以用技術創造出一個充滿想象力與溫度的課堂。人工智能正在悄悄改變教育的形態,而我們有幸成為這場變革的親歷者和推動者。
本次骨干教師展示課我以“分式的基本性質”新授課為載體,踐行“雙講雙練”教學模式,既立足知識本質,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教師精講核心原理+新教師觀摩領悟”“基礎題夯實功底+變式題突破難點”的雙向設計,不僅幫助學生精準掌握分式變形的核心邏輯,破解“性質理解模糊、應用僵化”的教學痛點,更向新教師傳遞“精講抓本質、勤練重實效”的教學思路。整堂課實現了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雙重落地,既達成學生“懂性質、會應用”的學習效果,也為新教師提供了可復制、可遷移的新授課實操范式,助力團隊教學能力協同提升。
本節課是一節生活變化”比較類說明文寫作課,圍繞“以評促學”設計評價環節,助力學生達成寫作目標。讀前通過聆聽學生列舉生活變化,初步掌握學生素材積累情況,為后續協作提供材料和依據;讀中總結寫作技巧,疏通內容,搭建框架,判斷其對主旨,框架的和寫作技巧的理解;寫前讓學生參與制定寫作評價標準,明確寫作要求;寫中結合標準評價例文,檢驗學生對標準的運用;寫后通過自評與互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還通過討論生活變化態度,評價學生思辨能力。多維度評價讓學生清晰認知自身學習狀況,逐步提升寫作能力。
本節課是六年級的《有理數的大小比較》。作為初中數學的基本概念,本節課的學習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后續整個代數體系的理解。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旨在超越簡單的“記憶法則”,通過“雙講雙練”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實現從“會比較”到“懂原理”的深度跨越。本節課要求學生能熟練運用數軸比較法和一般方法進行有理數的大小比較,尤其是兩個負數的大小比較,并做到準確、迅速。本節課我才有的主要教學方式是我校教學大賽的基礎課型“雙講雙練”。第一個“講”與“練”,側重于師生互動,我通過創設溫度高低等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在數軸上直觀感知數的位置與順序關系,我和學生共同歸納出比較的基本方法。隨后的環節則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講”和更高階的“練”,而我則進行巡視點撥,關注思維過程。第二個“練”則是綜合性的變式練習,如比較負分數與負小數、多個數的大小排序等,旨在鞏固方法,提升靈活應用能力。通過雙講雙練,夯實基礎理解,鼓勵學生敢于表達、樂于合作,在思維的碰撞中感受數學的嚴謹與邏輯之美,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整堂課,我力求扮演好“引導者”與“組織者”的角色,讓教師的“講”為學生的“講”搭建腳手架,讓基礎“練”為拓展“練”夯實根基。最終,我們希望看到學生不僅掌握了比較有理數大小的技能,更初步形成了數形結合與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為未來的數學學習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專業,是一種責任;精進,是一種態度;示范,是一種擔當。用專業影響專業,用成長帶動成長,與課堂共成長。希望在骨干教師的帶動下讓我們的課堂越來越有智慧、有力量、有生命。愿每一次課堂展示、每一次教研碰撞、每一次反思,都成為學校專業成長路上閃亮的刻度。
【報名信息】
免費電話:400-8080-302
聯系人:歐陽老師 手機: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師 手機: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dede618.com/xinjiyuan/dongtai/4876.html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電子郵箱:jiangyue2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