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幼兒園即將迎來暑假,不少興趣班、學習班又開始新一輪招生。輪滑、手工、美術、足球、跆拳道、書法、舞蹈、鋼琴……繁多的幼兒課程吸引著家長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父母們又忙著給孩子報各種班。
研究幼兒教育十余年的王明建議,別讓興趣班“綁架”孩子的童年。
“攀比”不可取
馬上幼兒園就放假了,小芮爸爸在幼兒園門口看到很多興趣班派發的宣傳單,“在接孩子時,看到有很多家長都在咨詢興趣班的情況,而且一些家長當場就付了錢,為孩子報了名。”
看到有孩子報名,小芮爸爸也坐不住了,“人家都上了班,我女兒若不上,將來會不會落后于其他小孩?”再三考慮后,小芮爸爸為女兒選了三門課:畫畫、鋼琴與思維訓練。
王明對此建議,選興趣課沒必要存在攀比心理。他說,如果父母抱著攀比的心態,讓興趣班“綁架”了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壓力只會水漲船高,將來受苦的是孩子。興趣課,較好從孩子的興趣與個性特征出發,不必要非要以興趣班來實現,把專業知識和孩子能了解的生活常識聯系起來,這才是培養孩子興趣的較佳途徑。
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個性發展
呈貢新區二幼大班的雷雷媽媽回憶,兩年前,她抱著一歲多的雷雷在小區散步,看到有小朋友拿著皮球玩耍,雷雷當場執意就要,回家后她給兒子買了皮球,雷雷從此與皮球形影不離,不僅很快學會了走路,對踢球也情有獨鐘。雷雷媽媽去年給孩子報了象棋班,每次去上課時,雷雷總是又哭又鬧。
“興趣是孩子較好的老師,作為有長遠眼光的父母,不妨讓孩子按照他固有的個性來發展自己。這樣他不僅能享受到快樂,還能讓父母更省心。”王明表示,家庭和外界環境都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場所,雖然有些父母沒有給孩子報學習班、強化訓練班,但如果孩子很喜歡畫畫,在家里布置畫板鼓勵孩子自由畫畫,一有時間就帶孩子去郊游,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就會從中汲取靈感,畫出較好的畫來。
家長要培養并鼓勵孩子堅持
對于孩子的興趣,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孩子看到別家孩子在做某項事情時,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這時父母就要注意這到底是不是孩子真正喜歡的。呈貢新區二幼的小費媽媽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小費看到別家的孩子練輪滑時,非常羨慕,吵著要學,但當家里為小費購買了輪滑鞋后,小費的新鮮感消失,每次練的時候就很痛苦。
“其實任何學習都不值得以犧牲童年快樂為代價。很多時候,所謂的興趣班實際上可以說是家長們的興趣,也可以說是幼兒園的興趣,但顯然不是孩子的興趣。”王明說。
如果強迫四五歲的孩子學習一樣東西,就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且當孩子被迫接受某種信息時,因反感而受到壓抑造成心里不適,很可能胡思亂想,造成將來上小學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王明較后提醒家長,6歲前孩子無定性的表現很正常,父母要有心理準備。父母應該發現并培養孩子的興趣并不斷鼓勵孩子堅持,而不是通過強迫的方法來壓迫孩子。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dede618.com/zhongxue/baoming/192398.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