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AP課程研討會的與會中美教育專家均認為,中國考生高分背后存在“短板”:微積分考試高分率達46%,但英語和歷史成績被美國大學招生老師公認為較弱,獨立思考能力更是被一些專家認為未達到AP課程的要求。
美國大學理事會相關負責人建議中國考生,除了攻數理化,還要注重全球視野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養。
文科能力及獨立思考弱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考生多數本身學習能力較強,而且AP考得高分的中國考生,其他方面能力未必都能達到美國大學的入學要求。
“不少美國大學招生老師對中國學生的印象就是:十有八九選考了高數,十有四五會鋼琴或是小提琴。但英語、歷史等就比較弱。”而美國考生選考英語、歷史、文學、經濟類較多。
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技術裝備處處長喬玉全曾有四年在美國當教育外交官的經歷。他表示,AP課程深度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但是AP課程要求的思考方法和我國的不一樣,“AP課程恐怕不僅是坐在課室里學習,而是要閱讀、實踐、反思、要批判性地思考。”
北京外國語大學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仲連指出,亞裔學生在AP考試中表現出的特性還不是真正的優勢,因為中國學生往往在學習過程中習慣跟隨、吸收,缺少了西方學生的理性思考。
若想了解更多資訊,請點擊點擊進入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